张鹤鸣有些惊讶,他本以为皇帝会教训他一番,企图说服他支持熊廷弼的战略或者直接将他罢职,但他没想到,皇帝会直接问他欠饷多少银。

张鹤鸣只得实话答道:“自神庙朝以来,欠饷五百六十四万余两。”

朱由校点首,看向内阁阁臣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即刻拟旨批红,从内帑拨五百八十万两银于兵部,以发所欠之饷,多的用作路上损耗,不得向边军短发。”

张鹤鸣愕然不已,他没想到皇帝陛下直接拨内帑,只得回道:“陛下圣明!”

接着,朱由校又问着户部尚书汪应蛟:“汪爱卿,辽东接下来需运粮费多少银?”

汪应蛟回道:“回禀陛下,需三百一十二万余两。”

朱由校因此又问:“户部现有存银多少?”

汪应蛟回道:“尚亏空六十七万八千余两!”

朱由校点了点头,他没有因户部亏空而责怪汪应蛟。

因为朱由校知道汪应蛟才在南京户部尚书任上调任为户部尚书不久,这个亏空不是他造成的。

而在汪应蛟之前的户部尚书是李汝华。

李汝华接替了之前因为辞官而被查出有贪墨之事的吏部尚书周嘉谟成为新的吏部尚书。

但朱由校也知道李汝华历史上解决过官吏侵吞军资以及垦荒甘肃的事,算是有些能为的大臣,而户部亏空以前都是百万两起步,在李汝华能在担任户部尚书期间把亏空减至数十万两也算是出了力。

所以,朱由校也没打算怪罪李汝华。

当然,朱由校也没打算因此奖掖李汝华。

因为据朱由校所知,李汝华解决户部缺银的方法只是一味加赋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