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页

崔景荣无可奈何地回道。

通过袁可立的回答,他意识到内阁的阁臣已经和皇帝陛下达成了一致,自己一个吏部尚书反对也没用。

而等崔景荣回到吏部时,吏部的官员们已经因为这件事炸开了锅,纷纷议论着。

如今一见崔景荣回来,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忻就立即迎上前来:“大冢宰!下官请问,这事,可有阻拦之余地否?”

崔景荣则道:“圣旨已下,怎能驳回,以后大家当再恪尽职守一些才好!不要有什么错处,以免吃更多的官司。”

崔景荣提醒了几句。

他自己其实不在乎宗室外戚涉足监察和学政等领域。

毕竟他自问为官也算清廉。

但崔景荣知道自己底下的这些吏部官员,还在卖官鬻爵的肯定有,至少不少还在收冰敬银、炭敬银。

没办法,狗改不了吃屎。

甚至不少官吏以没被察觉而贪污成功为荣耀,觉得很有成就感。

觉得不捞一把都对不起自己十年寒窗苦读。

人性如此,无法避免,世风也不是朝夕间就能改的。

大多数做官真不是为了社稷、为了朱家的江山。

所以,太祖皇帝时一窝一窝的砍,也没能完全制止住,心存侥幸心理的官员,用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贪欲。

因而,崔景荣知道,如果真有认真的宗室勋贵做了御史言官,不维护文官士大夫的名声,而直接揭露的话,肯定会有更多的文官,人头落地的。

他也不得不承认,当今皇帝为使吏治保持较高的纯洁度,为使朝廷一直欣欣向荣,是真的在想尽办法往文官头上加紧箍咒,而且是,加了一个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