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页

“今年本厂正式开始经营的时间才只半年,所以,盈利不是很多,也就三十多万元,每位职工可分红两百到五百银元之间,现在开始分红领钱。”

负责机械厂财政的毕自严说后不久,戴爱国等职工就陆续排队来到他这里领钱。

对于戴爱国等职工而言,在听到他们可分得的钱款数额后,也很是惊喜的,因为在这个时代,一个普通居民正常收入也才二十元银币左右,两百到五百的分红,自然意味着他们这些普通职工的收入一下子是正常居民收入的十倍乃至数十倍,这还不包括工资和奖金等收入。

“大同机械厂的职工可有钱了,他们有职工看上了我们坊里的一姑娘,上门彩礼竟直接拿了出一百元!可真是有钱!”

“可不是,这眼下腊月办年货,凡是来我家铺子上买肉的大同机械职工都是整扇整扇的买。”

“大同机械厂的职工就没有不戴手表、不坐人力车的,总感觉比苏州城里那些老爷还气派!”

“他们看病不花钱,孩子上学也不花钱,而且还都是好大夫、好先生。”

“如果能成为大同机械厂的职工,只怕比当上相公还好呢。”

昆山的当地人也在与大同机械厂的职工接触许久后对大同机械厂的职工产生了很强烈的羡慕感,甚至开始出现一种自卑感,而觉得大同机械厂的职工比自己要尊贵些,连带着茶余饭后,闲聊时,也常常聊起大同机械厂的职工。

当然大同机械厂带给当地人的,不只是这个厂里的职工特别富裕,而与自己这些当地人虽然生活在一座城里,却又像是不同阶层的印象,还有这个厂子生产的物件很高端的感觉。

因为大同机械厂的职工都是来自于军械制造总局和天津制造业基地的资深工匠,且所用技术都是最先进的制造技术。

所以,该厂制造的蒸汽汽车很受欢迎,不仅仅是蒸汽汽车,乃至像大同机械厂附带生产的自行车、钟表这些产品也很受欢迎。

当地人皆逐渐以用上大同机械生产的商品而为荣。

这也就更加地促进了当地民众对大同机械厂职工的羡慕。

等到后面,大同机械厂的单身职工在请媒人说亲时都特别抢手。

自然,当大同机械厂接下来因为市场打开,而需要扩大规模,且需要集中更多老工匠到研发线,而开始向当地征招学徒工时,也就受到了当地青年人的积极响应,甚至不乏已取得功名,但因为是贫民出身的书生前来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