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自从科技领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就在电磁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是飞跃式的发展,以致于像音响、留声机这些机器得以出现。

所以,现在的朱由校能利用话筒这种东西在多人的场合说话,且让这些人能清晰的听见他所说的内容。

话转回来。

这时候,同样被抽中带到奉天门外的百姓于忠明摸了摸后脑勺,咧开了嘴,大声喊道:“回皇上,俺觉着是好书!教俺们怎么对付当官的!”

礼部尚书陈伟崧和民部右侍郎张尔素这些位列在一旁的官员脸上听后,此时有些脸上挂不住。

朱由校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只微微一笑,然后举起这两本书道:“这《大诰》是太祖对天下百姓的谕示,而这《皇明圣训》则是朕对你们的谕示,都是对你们的教诲,可马虎不得,以致于因为不知道这两样东西,而被欺负,进而又怨朝廷无道!”

说着,朱由校就吩咐道:“现在开始考试,可不要让朕失望,若答的好,朕会有重赏的!”

接下来,便有内差将卷子捧了过来,且由陈伟崧和张尔素两钦定的考官开始给这些百姓分发试卷。

陈伟崧和张尔素两人现在心里尴尬的很,他们没想到会给这些泥腿子出身的百姓主考,以致于二人半点为考官的兴奋之色都没有,也就一直板着脸,摆出一副色厉内荏的样子。

而不知情的百姓看见他们的样子后还以为这些京城里的官和县里的官爷们一样,都威严的很,相反,倒是皇上一直和蔼可亲,笑脸迎人。

朱由校说是考百姓们,其实不过是让他们填一张调查问卷。

因为朱由校出的题跟《大诰》和《皇明圣训》其实相关程度并不大,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答题,第一题就是问其姓名、年龄、籍贯以及家庭情况、职业情况、人生目标。

接下来的题就是对家乡和社会和自己县里官员的看法等等。

当然,朱由校也问了觉得朝廷要不要变法,天下该是谁的天下,以及天下以谁之利为本这些比较负责的问题。

朱由校搞了几十年的平民教育后,百姓文盲率已经很低,大部分百姓已经能写字,虽然说不上个个都是书法大家,能表达出什么精深的话来,但做个调查问卷是没问题的。

耿于垣一开始很反感和粗鄙百姓们一起考试,也发现卷子上面的一些题过于无趣后,而觉得皇帝这样做很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