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被阻拦住的和尚们给放上了日本桥,纷纷围到几名骑马武士身边。可这些骑马武士,基本上都是几百石的旗本,多少带着些体面,谈价钱的事情,自有下面的同心们去做。

同心们的嗓门可不小,开口就是示众一天算二十两,示众三天算六十两,一个人罚款怎么也要二十两吧,合计八十,诸位爱给不给,不给天就亮了。

哪里能不给,不给还来干嘛!一众大和尚纷纷掏钱,也有掏现金的,都是一两一枚的金小判,用绵纸十枚一包包好。也有掏纸币的,日本桥过去就是银座,银座里有许多的两替屋,不仅经营金银铜钱的兑换业务,也兼做储蓄和放贷等业务,都是有幕府发给牌照的,信誉好,发行的纸币“羽札”认可度也不低。

因着没人还价,很快桥上的交易就将结束,诸位大和尚可以上去领人并赶紧溜之大吉。

“好了,咱们可以去了!”

第6章 只是随意吟首诗

趁着一众大和尚还在桥门外,忠右卫门和助六快步跑上前去。结果不止他们两个,暗处居然呼啦啦跑出来十几个人,显然都等着这时候呢。

守门和押解的官差们没一个阻拦的,甚至还故意稍稍让开,好让忠右卫门这些人能靠近这些大和尚。

能知道今晚寺社奉行要出动扫黄消息的,多少都和公家有点关系。在幕府当差或者承袭家名的自然有一份俸禄可以拿,那些没有俸禄的家中次男,或者还没有袭名奉公的,生活肯定不宽裕,有寻摸两个小钱的机会,没必要太拦着。反正又不是他们出钱,何乐而不为。

一众大和尚倒也是见怪不怪,谁还没有几门穷亲戚,正主儿吃饱喝足,捞了几乎二千两,他们这些围观打酱油的,不得也落几个小钱嘛。

甚至不需要忠右卫门和助六开口,双手合拢向前一伸,急着准备离开的和尚们就纷纷掏钱。给的也不多。往往都是一分或者二分的金币,小小的一枚,重量也很轻,但是积少成多啊,二十几个和尚,那也能弄上不少。

望着一众清洁溜溜的大光头,忠右卫门又瞧了瞧身旁助六的寸头,现在月亮将落,自然是不能再反射月光了。但是这小寸头突然让忠右卫门想起一首诗,不怎么有名的。

“苟……”

呸呸呸,串了串了。

“不合时节冬瓜船,忽然造访日本桥。要问船只有多少,共计四十又八艘(僧)。”

忠右卫门把这首在隔壁大概只能当打油诗的和诗给吟了出来,毕竟这玩意儿实在是太通俗易懂了,根本不需要背,多念两遍就能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