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得遇上石太师外放了提学官,太师夫人又最是个怜贫惜弱的,帮着伸冤不说,恐他们继续和族人一里居住再遭祸害,还和严苏氏签了活契,请她在灶上做活。

其实太师夫妇都是江南人,哪里吃得惯严苏氏家乡口味?

不过是找个由头,叫他们母子有个容身之处罢了。

后来石太师又往别处赴任,也妥善安置了严苏氏几个,连小儿启蒙的书塾都安排妥当了……

严苏氏母子三人记了石家一辈子的好,只是石太师出事那会子,苏念恩,也就是严苏氏的儿子,如今插曲命妇严徐氏的丈夫,连个童生多还不是的小少年,能做得了什么呢?

也就是后来中举之后游学江南,好容易才寻访到石公后人。

说起来,还又受了一回恩。

那时候石公的幼子还在,虽不肯将满腹经纶传授给苏念恩,却把家中藏书都随手扔到苏念恩必经之地。

也才有了后来的青年探花严才子,如今才四十来岁的四品命妇、右佥都御史夫人严徐氏。

又借着皇后的戏台子,唱起了祈求叫石家女孩独立女户的插曲。

还十分大胆的,觑着皇后面色尚好,竟钻起当年圣旨空子:

“当年只说七代之内,不许石公三子七孙并其所出男丁后人出仕……”

把个正和宫九在偏殿对坐着喝茶磕瓜子的向晓久都给听乐了:

“我还道这里的女人羸弱,原来猛女真不少,只不过平日藏得好!”

第四十九章

宫九对于这一折插曲毫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