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计中有计自以得计

他立刻打开锦囊妙计,有两张纸。

仲卿:

兵从襄安来,可弃,锦囊无用。

兵从舒县来,固守三日,等待支援。

写两封求援信。

一封舒城破的消息,第一时间,派人百里加急,向历阳太史将军,带上锦囊中另一张纸求援。

另一封,可在兵临城下一日,趁夜派数个死士分别持信向皖城求援。

虽然,看不明白军师有何谋划,但他还是依言而行。

当机立断,焦仲卿赶紧写了两封求援信。

县丞朱二则积极备战。

这些天,来到临湖,他就一直带着精兵营一百人,操练县兵。

两日后。

吕范和徐逸可不知道,他们行踪全在掌握之中。

在舒县留守部分兵马,二人合兵一处,率兵一万七千人马,兵临临湖城下。

第一时间,围住城,派人向城中喊话:

临湖县令听着,尔等快快开城投降。

限一日考虑时间!一日后,便是攻城时!

不投降的话,城破之日,便是屠城之时。

这番一万七千人一起的喊话,可谓是声势浩大,整个临湖所有人忧心忡忡。

唯独县令焦仲卿和县丞朱二,二人都是临危不乱,面不改色,一副胸有成竹模样。???c0

于是。

在二人带动下,临湖县百姓,见一把手二把手这样的官,都不怕,也都不那么害怕了。

当夜。

吕范大营。

“报,吕将军,我们抓到可疑之人,截获了一封,缝在衣服夹层中的求援信。”

斥候来报。

“呈上来。本将倒要看看,区区小城,要耍什么花招?”

吕范眉头微皱,神色一冷道。

“诺!”

“哈哈哈,好家伙,徐将军,你看看这临湖县令真不知死活。

这般不知好歹,还不死心,竟指望着皖城发兵来救!”

吕范看了求援信的内容,顿时,眉头舒展开来,怒骂着。

“哦?哈哈哈,这个临湖县令也是妙人啊。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痴心妄想皖城来救,

如此忠心之人,就成全他的忠义,他不死,谁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