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计中有计自以得计

徐逸也笑了,满目竟是不屑之色。

他盯着这封信,看着吕范正要扔进火盆。

忽然,灵机一动,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他连忙阻止道:“吕将军等等,先别烧了这封信!”

“嗯?怎么了?”

吕范有些不解,还是收了回来这封信。

就见徐逸跟宝贝一样,看着没有被烧毁书信,眼中厉芒一闪而过道:“吕将军,我有一策!”

“可还记得周都督定计了?想想若是这封求援信,到了皖城。

皖城如果分兵,便中正下怀,可半道而击,围点打援!

即便皖城不分兵,只要江上那一部人马来援,打掉这部分,水路陆路无阻,岂不是更好?

当然,若是都不来救援,我们就会晚上几日。

才能顺势直接拿下临湖,直取襄安,使四县连成一片,通畅无阻!”

“妙也,此计甚好!

若能吃掉水上又或者皖城援军,为主公解忧。

等上三五日,又何妨?

也不能干等着,同时,也要攻城练兵,给城中一些压力,万一降了,岂不更好?”

吕范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顿时拍案叫绝,称赞不已。

又在徐逸计策上,加了一些他的建议。

“吕将军,还是你高明啊。攻城练兵、围点打援两不误!”

登时,徐逸和吕范,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完善计策,商业互吹,笑声不断。

翌日,攻城。

临湖县兵如临大敌。

虽然在这些天,被朱二操练起来,时日也短。

平时抓抓贼,剿剿匪,但是真正经历战争的县兵,为数不多。

县兵里,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经历战争。

若不是县丞朱二等一百精锐,拿着刀在后面督战,连焦县令都不怕死,亲自上城楼上了。

搁他们,见到这黑压压,近两万人马。

早就开城投了。

如今,横竖都是死,拼了。

而且,他们也不是没有援军,战前动员时,焦县令亲口告诉他们。

求援信已经派出去了,只我们一起坚守三天,华亭侯的援军必到!

县兵们将信将疑,但在明晃晃的大刀面前。

还是信服了,朱县丞和焦县令的话。

守上三日,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目标!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