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三省吾身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103 字 2022-09-15

聊着聊着朱姬润就发现聊跑题了,一开始聊的是什么来着?对了,聊得是改革的事情:“陛下同意臣对皇明商号的改革么?”

朱慈烺呵呵一笑:“好像话题扯得有点远,这件事容后再议,那么咱们聊聊改革的事情,你这个交通体系设计的是以铁路为骨干,以公路为血管通达整个大明的交通网络。

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想要完全建成这个运输网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皇明商号能承受么?”

朱姬润拱手:“回陛下,这个设想并不是一次性建成,我们可以分批分阶段的建造,总体来说有了计划有了规划整个皇明商号的运输体系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的。”

朱慈烺拿起红笔在朱姬润的奏章上打了一个对号,这就表示朱慈烺已经同意了,然后贵喜会拿过去用印,这样一份奏章再下发下去,形成文件就算完成了。

拿着贵喜用印之后的奏章朱姬润高兴的笑着:“陛下,有了高效的运输体系,皇明商号不仅仅能满足自己的运输需求,以后战争期间还能帮助军部后勤部运送一些物资。”

朱慈烺也跟着笑了:“那你可要努力了,大明的后勤部运转效率可比皇明商号高的多了,你想要抢他们的生意可不容易。”

大明的后勤部的前身是东宫典运司,后来新军数次改革之后才单独并入军部成为后勤部,大明后勤部从一开始就是为战争而生,战争讲究的就是一个效率。

谁能更快的把人力和物力运送到战场上,那么谁就能获得战争的主动权,进而赢的战争。

朱慈烺记得一句话,打仗就是打后勤,就是看谁能用最高的效率把人和后勤物资集中的战场上,那么谁就赢的了战争。

所以朱慈烺每年对大明后勤部投入巨资,例如大明每五十里必有的驿站体系,关外地区还有很多棱堡,这些就是后勤部陆上运输的基石。

后勤部一开始使用的是人力拉车,后来改为骡子和驴,后来又是马车,一直到现在的火车运输。

随着大明科技的进步,交通的进步后勤部每一次都是最先享受到进步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