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三省吾身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103 字 2022-09-15

而海上运输主要依靠的就是船只,后勤部一开始依靠的是二手的福船沙船,后来天津造船厂自己建造新式福船,在后来就是各种快速帆船,一直到现在的蒸汽船。

后勤部不仅有陆路运输和海上运输,还有自己的空中运输能力,大明专门研制了用于运输和投弹的巨型飞艇,后勤部也是率先享受。

除了工具的先进,后勤部的管理理念也是先进的,例如装备预制,战略储备仓库和常用仓库的结合,军民运输的结合,不仅是陆地上的马车征集体系,还有海上的载货商船军用化改造等等。

新技术研制上也有很多都是专门为后勤开设,例如重型挽马的培育,还有载重四轮马车的制造和内燃机动力货车的研制等等。

军队追求的是效率,只要效率高哪怕贵一点代价大一点都是可以承受的,而皇明商号追求的是性价比,为了利润运输需要找到最合适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朱姬润竟然想跟军部抢生意,他要是真的能把皇明商号的运输体系改的比参谋部的运输效率还高,那朱慈烺就把后勤部的改革也交给他全权负责!

谷至少朱慈烺觉得皇明商号不能跟后勤部比,其实朱慈烺能不知道高效运输的好处么,为啥当初皇明商号建立之初不采用高效运输呢?

这个可能就是思维惯性的原因吧,一开始大明的后勤体系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所谓的大路有很多甚至连基本的三合土化都没有做到,交通运输主要靠的还是河流和海洋。

没有那个条件何来改革交通运输?

后来皇明商号越发展越大,朱慈烺也就没有功夫一点点的去经营去管理了,他只能保证大体上复合他的设想,至于下面的具体事物那完全就靠那些管理者自己去发挥了。

后来交通的逐渐发展,后勤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不过朱慈烺已经习惯了,皇明商号的人也已经习惯了,没有人提出自然也就谈不上改革。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引入了朱姬润这个局外人,他就能敏锐的发现皇明商号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