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不想听织田作谈这个啊。”太宰叹气,难得挺拔的坐姿垮掉了。

“但这是必要的。”我拿出几分教师的强硬态度,“我们就在今晚把可能性大致列一遍吧,之后再读「故事」就有心理准备了,能够对悲剧产生抵抗力,就像脱敏疗法。”

“这是来自国语老师的经验之谈吗?”

“是的……”

“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听老师的了。”

我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先把读书会时被太宰打断的那个猜想详细说了一遍。

也就是安吾亲手杀死我的猜想。

在太宰和安吾都很不赞同的眼神压迫下,我坚持了我的逻辑,从不同角度阐述这个猜想的合理性。

首先,安吾其实是敌方的人,这一点显而易见,从立场上来说就具有反过来杀死朋友的可能。

或许不是出于本意,但假使他必须听命行事呢?(安吾听我说到这里连连摇头。)

其次,会把战斗场面写出电影镜头质感的故事,必然在悲剧塑造上强调戏剧冲突。

还有什么比朋友相残更具备戏剧性的呢?(太宰听我说到这里无意识地抿起嘴巴。)

最后,这也完全符合整个「故事」展现的阴郁气质。而且我本来就打赌最后死的是我。所以我猜想故事之后这样发展:

纪德其实是一个诱饵,用来引导我打破不杀的原则,等我违背自己的原则心灰意冷之时,安吾就从阴影里钻出来将我杀死,而后是与太宰不死不休。

我坚持讲完后,发现太宰和安吾的样子都像是在努力按耐要打我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