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不退反而进

秦王笑笑说道,纵横乃苏秦长策,他不会连这粮食也能够解决了吧。

“外臣问大王,现下几月?”

“将近八月。”

“那点兵去往巴郡需要几月?”

“短则一月,长则两月?”

“外臣三问,大王坚守少梁邑,就不需要粮草了吗,坚守宜阳,也不需要粮草吗,秦并非无,而不会取也!”

说到这里,秦王当即明白过来。

到楚国的时候,正是九月,九月是秋天,丰收的季节,楚国坐拥大片平川,要是胜利了,就能夺取他们的粮草,这就多了很大一部分。

还有,宜阳少梁邑两地守军,本来就要吃粮草,多出来的,无非就是路上消耗,这点抢回来就是了。

“哈哈,寡人可俭,秦臣可少俸,这挤一挤,就都有了。”

看来要带头征集粮食了,实在不行,寡人就亲自押粮,对楚一战,势在必行。

“去楚国之前的粮草,秦国本来就有,到楚国之后的粮草,楚国也都备好了,只是这一战,就只能胜,不能败,秦王需得三思!”

三思?

寡人意志已决,不容更改。

打仗哪有先认为自己会失败的。

秦王大笑,因为他有常胜将军,要是以白起为将,十九万虎狼出击,必定能够大胜楚国。

“苏子之策,何须三思。”

翌日,秦王奉苏秦为使,先去安邑,再行大梁。

嬴荡携尚书令公输楠,轻骑出行,直奔函谷关。

因为他还要见一个人才能心定,那就是在函谷关点兵的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