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因和而学,论道孟轲

好好地想了这么一阵,跟随他的弟子着实不少,但为官者好像还真是不多,儒家的声势,多在他这个名士身上,若是脱开孟子之名,单说儒家,远非道墨策士能比,因为这是在战国,战国乃是乱世,只有治世,儒家才会大兴。

现在机会来了,应当好好利用,发挥出弟子们的才能了,让天下人都看看,儒家弟子,并非皆无治国之才。

“不知大王心中,可有了人选?”

见孟轲来问,嬴荡实话实说。

“寡人就只听闻公孙丑之才,不知孟子以为如何?”

公孙丑,今年三十有七,跟随孟轲身侧,已有十年之久,此人性烈如火,嫉恶如仇,其身强体健,乃一剑术高手,孟轲游历诸国,多少次犯险,都是公孙丑一力化解,陇西郡守有异族之乱,不好治理,或许公孙丑就这样的能耐。

想到这里,孟轲点了点头。

“哈哈,看来大王对臣门下弟子,也一样是了解不少,如此,臣可将他招来,给大王见见!”

出乎意料,嬴荡却是摇了摇头。

“嘿嘿,寡人一向都很贪心,听说孟子座下,尽皆贤才,此事寡人要都见过再定,我秦国之事,只有寡人才最清楚,孟子麾下贤能不少,谁最合适,现在还说不定了!”

秦王一副摩拳擦掌之意。

就算是今日将河西郡守定下了,那以后再有空缺,又该如何呢?

秦国对于人才,是如饥似渴,现在正好借这机会,将众位儒家弟子都了解一下,以后需要,心中不也就有了数。

这也是将邀请孟轲入秦的好处发挥到最大,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招揽一个贤才,后面有可能是一大堆贤才,何况还是孟轲这样的。

“哈哈,大王凡事亲力亲为,听取众家之策,当真是大善之举!”

孟轲大笑。

这段时日以来,他对这个秦王,是打心底里开始喜欢上了。

两人说罢,孟轲召集诸位弟子,坐于太学宫大殿当中,等候秦王。

嬴荡正跨步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