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河东之策

他之前所任职的荆州,和河东有些相似之处,一个是魏地,一个是楚地,但这两地,又完全不同也,所以这治理的办法,也不能相同也。

魏文侯时,魏国在天下独领风骚,最早开始以法家为本,进行轰轰烈烈的变法,大兴郡县,大兴耕战之法,让国内凝聚力空前,朝堂对地方的控制力,也是空前的强大,文侯武侯两代之志,对河东的影响力巨大。

放到荆州,则又是完全不同了。

楚国在熊通之后,早就脱于大周之外,自立一国,不尊大周王法,远离中原之外。

这就导致了,到如今,楚国大部分还是遵循着大周时的分封制,楚王分封打氏族,大氏族再封小氏族,小氏族之下,还有士。

就以这景、屈、昭三大氏族为例,他们有自己的大片封地,封地之下,又继续分封,楚国是芈姓熊氏的楚国,也是他们这些大氏族的楚国,这和当年的晋国十一氏族争霸,没有多大的区别。

这些年,虽然经过了楚悼武王和屈原的变法,但还是难动其根本也,因为屈原他自己,就是大氏族中的代表,所以楚人的凝聚力,一向就不是很强,氏族甚至可以各自为战,这是楚魏两国之不同,也是荆州和河东之不同。

河东之战时的秦国,早就比之当年强盛了不少,但战斗却要比攻打楚国时,困难许多,也是因为之楚魏之不同也,等嬴宜敖将这些想明白了,那他也就有了对策。

“启禀大王,臣有七策,请大王听之!”

刚才在嬴宜敖思索间,秦王就一直等着,现在在秦王首肯后,他才继续说了起来。

“其一,奇设郡府。河东之地,富庶安邑,天下名城,商业之都,南可到中原,北可到上党邯郸,人尽以为,我秦设河东一郡,这郡府应该在安邑才对,而臣却以为,平阳最合适。

其二,驻守屯兵,以作应战。平阳一城,扼守要道,东进可威震韩国,北上能蚕食上郡,不可谓不重也,我郡府在此,我秦军在此,只要平阳无事,则整个河东则安。

臣以为,可在河东常年驻守屯兵,乃至派遣战卒,派遣斥候,严密监视魏韩动向,若得时机,依照白起都督之策,今日取一地,待纳入秦治之后,明日再取一地,如此往复,不需一年,可得上郡全地。

其三,迁徙秦人,巩固治理。蜀郡都江堰完工在即,开江城有九万水民,可将其迁徙一半出来,补足平阳城人口。

这些水民,受我秦教化日久,有我秦人之风,时日已久,对河东氏族,也有同化之用,河东之战,我秦俘获四万余俘虏,开江城所缺水民,可由他们补充。

其四,礼同法、书同文、车同轨。臣之所说,实乃大王近年之策略,所谓礼同法,也就是同礼,也同法也,同法,则用秦法治之,而同礼也,则是倡导河东氏族,遵循我秦人一样的礼教,一样的节日,一样的纪念日。

以十二月底为年关,以大王即位之日,为庆国节,以倡导孝道之日,为明清节等,让魏人和秦人习性相近也,除此,还有朝服衣冠,祭祀礼器等,都可依此来定,此为同礼。

书同文,乃推行秦国简字,兴办大学宫,教授四言,车同轨,战让车再无秦魏之分,从方方面面,让秦人魏人无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