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河东之策

其五,以柔于民,重法治乱。对河东之民,当以教化为先,引导为主,消除对我秦人之怨,消除秦魏之分;重法治乱,面对不尊秦法者,又采用重典,尽皆诛杀,维护稳定,以威震氏族。

其六,大行商,广开源。河东之地,本就是商业发达,大王可在此郡,法外开恩,推行商业,就如同陇西郡一样,保持河东之风,以河东之商业,能壮我大秦之府库,臣以为,十二郡之地,郡郡不同,当以不同之法治之,以合民情。

其七,重农业,授封功,纳氏族,共携手。河东之地,历经魏国文侯武侯两代,本就有灌溉之利,可令大农司,以河东为重,让此地再无饥民。

秦让民丰,则民心必然向秦,按照秦律,对河东有功之氏族,授封勋爵,招纳当地名士,联袂而治,慰氏族之心。

臣以为,有这七策,河东之地,不出一年,必得上郡之全境,不出三年,人心皆秦也!”

好!

好一个人心皆秦。

嬴宜敖是半天不张口,这一张口,就是洋洋洒洒,诉说半天的热情。

他这一番言语,几乎将所能用到的手段,都囊括了进去,可见治郡之才,这让嬴荡这个秦王听后,也不由得感慨,公族之中,除了樗里疾之外,似乎又要出一个智囊。

当然,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秦国这些年治学的好处。

治学,不仅是在凝聚人心,更是将秦王的新思想推广出去,嬴宜敖的言辞之中,不仅有法家之精要,更是有儒家之精髓。

以法为本,这就是法治,在这基础上,让河东人学秦礼,接受秦人文化,一起过同样的节日,重视民心,以柔为主,这不正是孟老夫子所提倡的吗?

“哈哈,治郡七策,策策无虚,如此来看,这河东郡大学宫一事,可谓精要,兴大学,能聚氏族之心,能推秦人之礼教,寡人下令,明日就与治礼令相商,至于何时赴任,自然越快越好!”

樗里疾父子,又是起身谢礼。

上郡北部,少大城,多山地,似乎应该给宜阳都督挪个位置了,将他挪到平阳去,去做平阳都督,让麾下战卒,征服上郡。

不过此事,要等到六国之战后了。

秦国十二郡,汉中郡守赢熋,荆州郡守嬴歧,义渠郡守夷陵君嬴稷,再来一个河东郡守嬴宜敖,四个公族,这样也足够了。